本网讯 近日,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校务委员会和校学术委员会通过了对中南大学刘辉授予自动化工程专业的德国国家教授资格证书(Habilitation)的评审决议,年仅33岁的刘辉成为了德国国立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科教授资格学位获得者之一。
国家教授资格证书是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丹麦在内的欧洲国家所特有的学术体制,是科研工作者在欧洲国家大学所能获得的最高学位头衔,代表获得者在被授予的专业领域内拥有了在欧洲国家主流同行中普遍认可的学术声誉,可以在特定的学术领域里以完全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研究并向学生传道授业。
德国联邦统计局2014年6月24日统计发布了德国研究型高等院校在过去30年内授予的教授证书情况,数据表明在过去30年内全德国范围获得德国教授资格证书的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约为40岁,通常需要6~8年的考核才能获得。德国全部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为32岁,在德国所擅长的自动化、机械和电子等工科领域,博士毕业生的平均年龄和难度较其他专业大,而且只有答辩成绩为“卓越”或“优秀”的极少数博士毕业生才被大学批准角逐国家教授资格证书。在德国国立大学的学术职业生涯的评审中,通过教授资格评审的门槛是最高的,只有8.6%的优等博士学位获得者最终获得教授资格。以2010年为例,全德国境内所有63所国立大学,只有35名教授证书获得者的年龄≤33岁,其中24名为男性,11名为女性。在德国现行的学术和教授体制中,教授分为3个级别(W1教授、W2教授和W3教授),根据德国教育法规定,Habilitation教授学位获得者可直接出任W3教授。而在通常情况下,一名德国W1级别的青年教授(Junior Professor)需要通过2个聘期(共计6年)的Tenure终身制考核才能获得德国Habilitation证书或出任W2级别教授。
刘辉于2004年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完成本科学习后,先后师从我校交通院潘迪夫教授和田红旗院士,分别获得我校国家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留校。经过学校批准,前往德国师从德国科学院院士K. Thurow教授攻读自动化专业的第二个博士学位,仅用了2年时间,就获得了德国自动化工程博士学位,并获得了优等生的博士毕业成绩。2014年起,刘辉开始组建国际化的研究团队,担任德国罗斯托克大学CELISCA重点研究中心移动机器人研究组组长,主持获批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优秀青年基金/课题总资助金额435万欧元,被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发布公函任命为“BMBF Junior Group Leader”。该职位在德国极具声誉,获得者的年薪超过德国W2级别教授,拥有自主确定研究方向、招聘科研助手、招收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等诸多权利。刘辉带领团队所研建的“复杂实验室智能运输移动机器人系统”于2015年5月7日被德国公开发行的著名技术评论期刊《Labor Journal》遴选报道为2014-2015年度德国“实验室自动化领域”最重要的4个研究进展之一,并被德国Ostsee-Zeitung日报进行“科技领军人物专访”。
刘辉现为我校交通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客座教授、自动化专业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开展恶劣环境下的载运工具运用安全研究,包括恶劣强风下的列车行车安全和超精密复杂环境下的机器人运输装备开发。已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6名,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在所指导的博士生中,2名学生获得德国DAAD博士全额奖学金。近五年,以第1作者兼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4篇,其中ESI 0.1%高被引论文(即热点论文)2篇,ESI 1%高被引论文5篇,SCI检索12篇,EI检索24篇,SCI累计影响因子44.29,SCI最高单篇影响因子5.746,SCI平均影响因子3.69,SCI JCR一区10篇、JCR二区1篇,SCI他引次数187,单篇最高SCI他引次数54;以第1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第1发明人公开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优秀青年基金、爱思唯尔Elsevier高被引论文奖、全国百篇优博提名奖、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埃尼奖ENI提名奖等奖励;担任超过10种国际权威会议的组委员或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超过10份国际权威SCI期刊的客座主编或审稿人。